附上今年夏天寫給中國葡萄酒雜誌刊登的一篇文章
浪費和不必要的現象無所不在.......
也談儉省打奢
是因為幼時讀「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太印象深刻嗎;又或者成年後身邊總不乏菩薩心腸的友人,將拯救非洲的饑荒也儼然一己要務,時時把「知道有多少孩子還在餓肚子?」掛在嘴上;我於是養成了除非必要(指的多半是因各種原因引起的難以下嚥),否則極少浪費食物的習性。
那天恰好是個還颳著冷風,讓人感覺冬天的春天,我走進一家以無限量供應白飯和高麗菜絲聞名的日式豬排店,想用高溫油炸的蛋白質和脂肪,撫平刺骨寒風引致的蕭瑟。行禮如儀的服務員照例端上盛有醬料、沙拉、配菜的大碗小碗,豬排也維持一貫的水準炸得外酥內嫩,就在剩下最後兩口豬排時,盛滿高麗菜絲、有我臉一般寬的碗卻赫然見底,我於是招來服務員:「麻煩請再給我一點點高麗菜」。
是不同的大腦對「一點點」其實存在著截然不同的標準嗎,服務員毫不猶豫地端來又一滿碗的高麗菜絲。「可以少一點嗎?我不需要這麼多」在油炸食品帶來的幸福讓人迷醉的店裡,脫口而出的這句話,聽來幾乎像是難以見容的罪行。服務員倒是理直氣壯:「不行耶,已經裝了」。或許還有食品衛生的考量;總之,我的面前多出了一座非出於本意、我也肯定吃不完的高麗菜絲小山。
儘管非洲兒童的飢餓問題確實在當下掠過我腦海,我還是剩下了半碗白飯和幾乎整碗的高麗菜絲走向結帳櫃檯,眼巴巴地望著服務員步向空座位正打算清理;「請問你們的白飯和高麗菜可以打包嗎?」我終究忍不住問了這句。「當然可以啊」結帳的小姐倒是好聲好氣,沒露出半點「無限量供應還妄想打包」的不耐和睥睨。只見她趕忙一個箭步從清理員手中拯救了差點就進了廚餘桶的剩飯剩菜,原本會被不以為意、不痛不癢地丟棄的食物,於是在那晚又在變裝後,再次拯救了一個人的轆轆飢腸。
相形之下,關於葡萄酒的種種浪費奢靡,竟是一走錯就無法挽回的不歸路。就在豬排事件幾天後的一場高雅午宴上,來自加州,也稱得上膜拜名廠(此類酒廠在當地並不罕見)的Sauvignon Blanc白酒,竟然在奔放的香氣、深濃的酒色、一瓶約90美金的價格(以上條件和品質不時會毫無關連)之外,還有連低溫都掩蓋不住的15.2%高酒精,讓強烈果香都在飲下的瞬間就像被消音。另一款號稱走「舊世界」風格的Pinot Noir紅酒,更是用毫無遮攔的甜潤奔放和高酒精,竭盡所能地和標榜風格自相矛盾。兩者共通的豐奢無度,都讓我因為失衡的酒體而感覺難以消受,偏偏惟獨在這種場合,優雅的餐桌上連個吐酒桶都沒有。已經很久沒被強迫喝下難以下嚥酒款的我,這才突然意識到,儉省打奢,適當的知所節度,原來是新世紀葡萄酒也得學會去面對的重大課題。